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离不开这392名年轻人

原标题:海南岛国际电影节 离不开这392名年轻人

新海南客户端、海南南海网、岛国南国都市报12月7日消息(记者 周静泊)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上星光熠熠,际电获万众瞩目。影节短短的开名8天时间里,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嘉宾将在百余场活动中,聚焦电影制作进行深入探讨、海南围绕产业发展提出真知灼见,岛国寻求合作发展新机遇。际电这场光影盛会得以顺利运转,影节离不开一群在幕后任劳任怨、开名默默奉献的年轻志愿者,他们在这收获欢笑、海南友谊,岛国和一段难忘的际电成长经历。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全心投入工作。记者 李昊 摄

为了一份热爱 392名志愿者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挥洒汗水

今年7月,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对外发布志愿者招募信息,让众多国内外热爱电影的学子跃跃欲试,简历如雪片般飞来。

“大四课程没这么紧张了,正好可以多出去看一看,长点见识,我又非常喜欢电影,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韩国女生林星河告诉记者,她小时候和父母来过一次海南,当时就被三亚的碧海蓝天吸引了,现在又有机会再次来到海南参与电影节的志愿工作,这令她十分兴奋和期待。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全心投入工作。记者 李昊 摄

“虽然专业是学计算机的,但我一直很喜欢电影,也希望能深入了解下像电影节这么大的活动是如何运作的,所以一得知在招募志愿者,我就报名了。”波士顿大学大二学生靳煜洲说。

据了解,志愿者招募启动以来,组委会共收到2万余份来自世界各地的报名表,报名者中不乏来自牛津、剑桥、北大、清华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的青年学子。经过层层选拔后,392名报名者如愿成为本届电影节的志愿者,其中,除了115人来自海南本地高校外,其余277人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他们将在电影节期间负责展映执行、产业执行、市场执行、商务执行、媒介执行、官方影像、来宾接洽、艺人统筹等多个组别的工作,为电影从业者和电影爱好者提供志愿服务。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全心投入工作。记者 李昊 摄

快工也能出细活 “连轴转”难不倒一帮热血青年

11月底,电影节大幕未启,来自各地的志愿者已陆续抵达三亚,全心投入忙碌的筹备工作中。

“我们都开玩笑说自己好像包装女工。”海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大三学生马璐瑶在电影节前期被安排到来宾接洽组,12月3日晚,她和同组的小伙伴要将上千份给嘉宾的物料包分装完毕。小山似的物料堆在地上,大家都席地而坐,分拣、整理、装袋。每个物料包内要装的东西不尽相同,这要求他们在保证效率的同时也要足够细心,不出错,一直忙到凌晨大家才收工。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全心投入工作。记者 李昊 摄

“能有机会在电影节这么重大的场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乡,真的让我很自豪。”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亚非语言学院的海口妹子张沁是媒介执行组的志愿者,负责把电影节期间的大小新鲜事第一时间分享给微博网友。几天下来,她已经练就抱着手机电脑随时随地就能开工的本事,抓亮点、写文案都可以信手拈来。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全心投入工作。记者 李昊 摄

“之前我没想到志愿者的工作参与度这么高,不只是干些杂活,而是真正能锻炼自己的能力。有时候我们忙得都顾不上吃饭,现在大家都会在包里装些零食,垫垫肚子继续干活。”张沁说,每天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是“作战时间”,发布信息既要快,也要准,得上紧发条才不会“掉链子”,编写完文案后还要和各环节确认信息,确保发出的内容准确无误。

志愿者的工作大多微小琐碎,考验着他们的细心、耐心和责任心,电影节期间上百场活动得以顺利运转,他们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技能条”飞速上涨 在海之南收获友情与见识

虽然本届电影节还未过半,志愿者们的“技能条”已经蹭蹭上涨。

开幕式当天,靳煜洲在前台负责嘉宾接待、登记、制证。

“当十几位嘉宾在面前排着队,等着我做好手中的工作时,真是让人‘压力山大’。”靳煜洲笑着说,还好他已经学会了“多线程工作”,面对压力也能从容不迫地分析梳理如何优化流程,提高自己的效率。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全心投入工作。记者 李昊 摄

工作之余,靳煜洲也收获了意外之喜,偶遇了自己喜欢的“开心麻花”团队主创人员。

“我希望毕业后能从事影视相关行业,和开心麻花的老师聊天时,他就对我的职业规划提了一些很实用的建议。”靳煜洲说。

能认识更多厉害的同龄人,山西传媒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大四学生韦永奕认为这是他此行的最大收获。

“很多志愿者都来自国内外一流的大学,大家相互都会交流分享拍摄技巧,以及对未来就业的规划,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思考。”他说。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全心投入工作。记者 李昊 摄

“大家都是出于对电影的热爱来到这里的,虽然有些志愿者不是电影专业出身,但他们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令我惊讶,这些日子和他们相处下来,也让我打破了自身认识的局限性。”马璐瑶告诉记者,志愿者的工作大多需要团队协作,几天的高强度工作让她更懂得如何与人沟通和顾及他人感受,组里的同伴都成了“战友”。

友情,也是志愿者此行的一大收获。

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志愿者全心投入工作。记者 李昊 摄

“有一天工作结束的比较早,我和组里的几个小伙伴就到三亚湾去看海了。那时正好夕阳西下,碧蓝的海和火红的天,我们在沙滩上玩水、拍照,很开心。”林星河告诉记者,虽然她是唯一一个外籍志愿者,但丝毫没有觉得和大家有隔阂,大家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忙时的并肩作战、闲时的嬉戏玩笑、海南的碧海微风,都将成为这些年轻人难忘的回忆。(周静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