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四方协同”构建“三元共生”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原标题: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四方协同”构建“三元共生”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是四方协同一所有着70年办学历史的以教师教育为主业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江苏建元教师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承担高校、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培训基地、第师中小学校长领航班培训基地和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基地。范学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院构主动对接国家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共生特别是培养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战略部署,依托自身办学优势,体系通过 “四方协同”努力构建具有师德情怀、四方协同学识素养、江苏建元教师实践智慧的第师“三元共生”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以“四方协同”打造“三元共生”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四方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范学生态系统。学校坚持“优势互补、院构资源共享、共生互惠多赢、培养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将高校、研究院、教育行政机构及专业团体、中小学(幼儿园)等卓越教师协同培养主体的机制建设纳入整体,建立“四方协同”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三元共生:培养卓越教师的核心素养。为适应近年来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对师范生师德养成、知识结构、教育实践能力的新要求,学校提出“师德情怀、学识素养、实践智慧”三元共生的卓越教师培养理念。

两支队伍:校内外融通的“双导师”教师队伍。学校先后制定《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专任教师赴基层实践管理办法》《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师范生双导师制实施方案》等制度,引导学校教师与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双向流动,促进高校教师与研究院、政府和中小学(幼儿园)间的有效合作。

一个体系:“理论与实践互嵌+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学校构建了“理论与实践互嵌+地方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内容,以保障“ 三元共生”理念在课程层面得到具体落实,树立“理论与实践互嵌”(即理论中融入实践、实践中提升理论)的课程意识和体现地方特色的订单与定向培养课程设计理念。

以“协同融通”彰显“三元共生”卓越教师培养体系特色

实践取向鲜明。学校通过与研究院、政府和中小学(幼儿园)深度合作,形成四方协同的联合培养新机制,利用科研院所、地方政府和基础教育学校在教师教育培养中的资源与特长,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形成专业知识水平训练、创新实践能力训练和师范专业技能训练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职前职后融通。学校与地方政府签署“卓越教师协同培养协议”,开展定向培养工作;与研究院、中小学(幼儿园)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共同体”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持续开展在职学习。“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育融通”的卓越教师培养新机制,涵盖师范专业发展全过程。

教育科研引领。学校建设省级重点智库——江苏教育现代化研究院,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和互助合作平台,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建立“教学系列人才与科研系列人才互聘制度”。教育科研人员全程参与卓越教师培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各院部教研室的教学研讨,担任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开设基础教育改革系列课程,指导学生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以“持续推进”赋能“三元共生”卓越教师培养体系

师德教育影响广泛。学校与江苏省内外103所大中小学校开展师德教育共建,与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签订“师德实践创新”合作协议,开展“师德教育论坛”“女性教育家论师德”等活动,获全国“师德实践创新基地”优秀单位称号,并获批首批“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基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创新问题调研报告》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应用成果奖。

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校先后有5个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专业获评省级一流专业;8门课程入选国家在线开放课程,14门课程获评江苏省一流课程;20部教材获评省级规划和重点教材。2021年,两项教改成果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基础教育类),名列全省前茅。

学生素质显著提高。“三元共生”卓越教师培养体系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近五年,学生在省部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数量和等级获突破性增长。

合作交流日益扩大。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家师范院校来校交流学习,还通过会议经验交流和国际交流,辐射到莫斯科州立大学、西班牙内布里哈大学、瑞典索德托恩大学以及印尼印多奴沙大学。

经过持续深入的探索和实践,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三元共生”卓越教师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批优秀基础教育师范人才,为推动教育振兴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